數位典藏
民權據點
Year:
2024年
穿越時空的十字路口
民權據點位於協同會臺東教會,雖然現在民權里已更改為文化里,但仍沿用”民權”為據點名稱,團創的主題發想為據點所在位置的十字路口,上半部為現今景象,下半部為懷舊場景,是一個穿越時空的十字路口。
左上角區塊為民權里日式建築文化園區,北町日式建築宿舍群建於日治時期1939年後,為日治時期台東女中教職員宿舍,96年縣府指定17棟日式宿舍登錄為「歷史建築」。而據點長輩這幾年因緣際會下學習了日本舞,因喜愛日本舞進而成為特色發展之一,也應邀多次表演。
路口的芒果樹至少也有幾十年的歷史,每當芒果的季節一到,長輩們就會帶著自製的工具去採青芒果,中午廢寢忘食的加工做情人果,成品還互相分享比較,中後期在樹上成熟的芒果,也是他們採果的一大樂趣。中間神農宮牌坊,穿插的女中學生,制服、運動服、書包也幾乎是過去式了,尤其是戲稱為三色冰的冬季運動服最為經典。
右上角區塊為據點活動所在地,長輩都是滿懷喜樂的心來到這裡活動,加上去年祖父母節辦了一場仿教堂婚禮活動,所以長輩們以結婚為主題呈現教會這個區塊。
右下角為慈恩三村,初為空軍737聯隊的眷舍,利用原有新生新村與空軍球場土地,由婦聯會集資,興建於民國64年,慈恩三村為鋼筋混凝土建造連棟式3樓或4樓之公寓,眷舍分為2種,寶桑路375巷以西為現存空軍志航基地官兵職務官舍,共59戶,每戶約25坪;以東為配舍,共有82戶,每戶約23坪,均為3房1廳格局,軍、士官皆有。婦聯會捐建的職務官舍,特色為樓梯間外牆漆成紅顏色;慈恩三村的外觀其各樓層的樓梯間,漆上紅色成為明顯的外觀辨識標誌。記得以前小時候在眷村裡渡過很多美好的時光,每月有軍車來發米糧,有時會有爆米香攤販,放學及假日時間大朋友、小朋友在眷村馬路玩耍,元旦、雙十、光復節均會插上國旗。
左下為軍用口糧,現代本的內容物跟早期的已大不相同,早期A式口糧標配為營養餅乾、薑糖、牛肉乾、巧克力粉、果醬及麥片;傳統爆米香是大家從前的記憶,從家裡拿著裝著米的牛奶罐去排隊爆米花,等老闆喊著”要爆了”,大、小朋友們摀耳的摀耳,要躲起來的趕快找掩護;軍車來發米、麵粉、沙拉油等,是令家家戶戶開心的時刻,麵疙瘩、貓耳朵、蔥油餅….等麵食料理,都是令人回味無窮的眷村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