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生命記憶團體創作

凝聚在地長者共同記憶與故事的團體創作作品就在這裡!由各站點人員陪同在地長者討論、構圖與製作的生命記憶團體創作,過程中除了透過互動與合作,加強了長者、站點人員之間的羈絆,這些作品更將成為在地珍貴文化資源,呈現出當地價值與歷史意義。

2023社會處團創
2023社會處團創1

2023社會處團創1

03:27
播放影片
2023社會處團創2

2023社會處團創2

04:33
播放影片
三和.jpg

三和據點/三和定置漁場

此次團創以有名的三和定置漁場為主。漁場位於南迴公路台九線旁,在路邊看到這隻海馬就表示三和海濱公園(定置漁場)到了。對遊客來說,這地方有公廁,可以停車休息一下。對在地人來說,這是三和村民生活就業的機會之一。對內行的人來說,這裡是搶魚的地方,也曾是全國定置網魚獲量最多的地方。

這裡每天的魚都不同,從黃鰭鮪到旗魚都見過,人們抓著超過半身的土魠魚排排列隊,等著處理新鮮的魚,沒有保鮮膜和保麗龍的阻隔,人和魚的關係變得比以往更親近。漁港上岸買賣的時間上午八點到十點左右,以及下午三點以後,會有漁市,因少了油錢、冰塊及加工處理成本,所以較為便宜,搶完為止。

特別的是,雖然號稱是三和漁港,但裡面其實沒有港口,也沒有漁船,那為什麼會有魚呢?因為太平洋南迴海域對流旺盛,再加上黑潮,所以一直會有魚在這裡洄游,漁民們便用定置網守株待兔,是種很特別的漁業文化。

大埔文健站.jpg

大埔文健站/池上大坡池划很大

大埔部落是阿美族部落位於台東縣池上鄉大埔村,早期族人居於大坡池西南的Nalaculan(大埔村舊址),後牽至今日大埔一帶居住。

大坡池緊連著海岸山脈,土地肥沃、水源豐沛,部落族人早年學習種稻,開墾許多土地,早年耕作幾乎完全人工,長者憶想互助耕田畫面,從拉好直線族人牌排隊彎腰插秧,稻熟時分工有的拿起鐮刀,割下黃澄澄稻子排整齊,後方族人拿起割下來稻子,打穀子、推農具、扛穀包…等收成,田邊種樹工作休息片刻喝水,收成畫面沒呈現團體創作上,族人歷經耕田、播種、收成,每年七八月部落大慶典「豐年祭」。

阿美族擅長採野菜,運用編制捕魚工具如魚簍、漁網,大埔部落鄰近大坡池,早年族人大坡池划著竹筏帶著魚簍、漁網,與長者作團體創作時,憶當年大坡池豐富水生動植物如尖嘴螺、青蛙…等,山邊許多可食野菜如黃藤、山蘇、箭筍…等。

大家都知道大慶典「豐年祭」、結婚部落族人同歡慶跳舞、歌唱,現在比較沒有舉辦男孩當兵、退伍,歡送祈福祭典,早年日據時代青年當兵平安退伍回鄉。詢問長者為什麼慶典後都有「八歌浪」是有何涵義?族人河裡(大坡池)網魚,煮魚湯意識洗淨不好留下美好。早年族人也會直接在河邊煮在場饗宴。早年族人田邊種樹,現在產業道路便利留下些大樹,最著名奉茶樹(金城武樹),大坡池成為池上打卡景點,每年近端午節池上鄉公所舉辦竹筏季,划竹筏、龍舟比賽,也會請族人阿美族大會舞「牽手舞」共襄盛舉。

比西里岸文健站.jpg

比西里岸/與海共舞

民國40至60年間,比西里岸部落是在背山面海的地方,山上有頭目山(部落會議命名)、東海岸風景區三仙台(據民間流傳呂洞賓、何仙姑及李鐵拐曾經仙臨本島,在島上留下三座巨岩屹立而得名)。打開窗戶就可以看到三仙台,早晨可以看到海平面第一道曙光,在寧靜的夜晚可以聽到海浪拍打聲。    回顧60年代以前部落居民大多從事忙碌的農田工作,閒暇時會往海上放網抓魚、潮間帶採集食材。

每年4至7月是虱目魚苗季時居民會以手抄網在海邊海浪間來回捕捉魚苗,平時部落居民團結一起勾漁網製作大漁網預備工具,在漁獲量豐富時期,部落居民用拖曳網(俗稱牽罟)以人力一起牽拉漁網的古老捕魚方式。網回來時先將較小的魚類放生後,漁獲再平均分配給在場的人,會因季節而有不同的魚類,五至七月鰹魚類的量多時期,居民合力先將魚鰓清理掉,魚頭及魚卵分別醃製做為食材。待魚體蒸熟後,將魚肉、骨頭分解,魚肉曬乾(俗稱材魚)可儲存作為食材。在3至6月為飛魚盛產期居民會以粗鹽醃製一晚後,再以煙燻或日曬方式以方便儲存。

在潮間帶的物產豐富居民採集回來的有貝類、(三角螺、笠螺、蝾螺、石虌(鐵甲)、藤壺、黑齒牡蠣、玉黍螺、)有海菜(時蓴、馬尾藻、牡丹菜、海葡萄、海木耳、海燕窩、紫菜、小果海膜藻)等

過小的魚類放生、過小貝類不採、海菜類不連根拔起、不使用會迫害生態的化學藥劑。從小時候部落長輩們就灌輸並以身作則對於環境生態友善永續利用的保育觀念。

古庄文健站.jpg

古庄文健站/回首……古庄部落地圖kuceng

回首……過去這裡命名為「麻園」,過去有漢人在這裡種植「香蕉、芒草、鳳梨」。古庄部落是是從新化部落遷移下來的,曾有一位領袖帶領大家開墾另一塊地,Vuvu說剛到時這裡都布滿著野草,領袖跟他說:「我們要自己開墾自己的園地」。過去還沒很嚴格編制土地,要多大就有多大,新化部落的族人,看到開墾的部落越來越好,慢慢地也想帶著自己家人、親戚下山到古庄部落居住。

隨著時代進步,政府開始嚴格編制土地,族人們也開始種植地瓜,芋頭,小米,也有部落族人開始養牛。農作收成時,再將農作物變賣給漢人,才有現今去買米、油、鹽……等生活用品。Vuvu說60年代部落還沒有電都只能用油燈來照明,沒自來水都得靠汲取雨水來生活,甚至沒有柏油路地上鋪滿著石頭,沒拖鞋的族人只能這樣辛苦地生活。

古庄部落地圖至今都沒變過,但隨著時代變遷,生活條件漸漸變好,房子也越蓋越堅固。Vuvu們一起回憶60年代,一起聊天、一起上課、一起吃飯,甚至一起將作品完成,看到成品那一刻,Vuvu們是感動的。

安朔文健站.jpg

安朔文健站/排灣族五年祭

本作品以排灣族五年祭為題材,作品中可看到祭儀當中盪鞦韆、大會舞牽手、花環、打小米等元素。製作的過程中,長者相當享受,因為是「憶起完成」!在剪貼布、構圖的過程中,除了討論作品,也共同細數過往辦理祭典的總總,時間變得特別的快。

貼布這個功課說簡單也不簡單,部分長者覺得眼睛吃力甚至頸部痠,但完成後又帶給他們成就感,真叫人又愛又恨。但只要長者願意下功夫對我們來說都會非常欣慰,這個作品也將成為我們回憶,甚至留存下去!

利吉文健站.JPG

利吉文健站/利吉流籠遺跡

「利吉」位處台東縣卑南鄉,因位偏,早年還被戲稱為蘭嶼、綠島外的「第三大離島」,利吉人往來台東市區不是「坐流籠」、「走便橋」、「徒步渡河」,就是走「摩天嶺」往富源方向繞一大圈。

  

1921年日據時期,政府為了方便台東與新港之間的往來,設置鋼索流籠供行人渡溪,但夏季頻繁的颱風,常常摧毀流籠,流籠便一直處在「時毀、時修」的窘況,後來台東大橋興建完成,流籠也就終止了。但利吉村的村民,還是需要一個便捷可外出的方式,於是,從台南移居利吉的李阿淵和當地人集資興建了「利吉流籠」。

 

回想當年橫渡卑南溪,景況仍歷歷在目,早期的流籠非常簡易,僅僅只是用一塊木頭棧板,四個角綁繩子,毫無安全性可言,但為了出入方便,也只能如此遷就。搭乘流籠是要收費的,如果經濟狀況不允許,只能克難涉水而行,需要離開利吉求學的孩子們:男生先把自己的腳踏車扛到對岸,再回頭幫女生扛腳踏車,有些人則是被爸爸揹在肩膀上渡河,雖然驚險,但卻是一段感受得到「親情」、「友愛」的時光。除了學生上學不易外,外地人要嫁來利吉也是困難重重。作品內的新娘在利吉的對岸等待迎親的人馬前來,甚至開玩笑的說:有些新娘看到如此難行的路途,便打消結婚的念頭。

 

長者陳雯旂則訴說了一段發生在流籠上的淒美故事:一位利吉村的婦女,老公和村子裡的其他男性一起外出從軍打仗,過了幾年村莊其他男人都回來了,唯獨她的先生沒有回家,想著老公是否命喪戰場亦或者是在他鄉另娶他人,獨自一人養育小孩多年,又等不到老公的歸來,於是在乘坐流籠時,有了輕生的念頭,控制流籠的工人發現婦人的行為,便加快速度轉動著鋼索,沒想到還是來不及,流籠尚未到岸邊,婦人便帶著兩個小孩一躍而下。

 

利吉的流籠,是老一輩村民心中共同的回憶,每個人都能說出當年在卑南溪發生的故事,在這次的作品中,可以看見畫布中央有一塊大大的石頭,它就是我們所稱的流籠基石,現在行經利吉大橋,還能看見其靜靜矗立在橋下的溪畔。過去是用來固定纜繩;現在是共同見證歷史的寶物。

卑南據點.jpg

卑南據點/生活日常

 這幅作品是再製作個人懷舊計畫時,發現我們據點的長輩,對於做「人」的方面很有想法,於是就以「人」為主軸,做出這幅在傳統市場的生活日常。每個人物、表情,都是大家一個一個說著故事討論出來的,所以都各具特色且充滿故事性。

卑南據點2.jpg

卑南據點2/保生大帝

卑南社區主要還是以閩南人居多,所以宗教文化較為鮮明。而卑南社區是一個以南清宮為中心的社區,這裡信奉的保生大帝有著「醫神」之稱,是祈求身體健康的神祇,因神蹟及歷史,遂成為閩南地區重要的民間信仰。早期的卑南社區多半是從台南移居過來的,也將這個信仰帶過來。住在這裡的居民,每個早晨都會來這裡拜拜、祈福,就像是生活日常。長輩們將這份心意,利用拼布的方式呈現出來。

東海據點.jpg

​東海據點/福如東海

本次團創貼布的主題為福如東海,代表站點的長輩與夥伴們,有緣相聚在東海據點一起上課是我們的福氣很幸運也很幸福。

 

我們據點單位是臺東縣紅十字會,因此拼貼布中間貼上了紅十字會的組織符號以紅十字會為中心,周圍貼上了據點平時上過最印象深刻及最能代表的課程,有CPR課程、戶外教學、扇子舞、唱歌、共餐、桌遊等等來展現東海據點的特色。

知本據點.jpg

知本據點/知本代天府

知本關懷據點所在地隸屬台東市,聽長輩說因為這兒有知名的溫泉,所以在早期是台東最繁華的地方。

 

知本有兩大族群,漢人及卑南族人,這兩族群的人民相處融洽,各自有各自的信仰文化,彼此尊重;因此本次團體創作,長輩經過詳細討論後,決定將漢族的傳統信仰代表---代天府,及卑南族的年祭,作為本次創作的重點。

 

長輩們在創作過程期間真的展現出同學愛,雖然彼此間有意見不合的時候,但是大家都會退一步,尊重對方的相法; 甚至有一位長輩還將作品帶回家,將她承諾大家要由她來完成的部分於星期六、日完成,實在讓人感動!長輩們的榮譽心實在讓我們這些晚輩們感動!!

金崙文健站.jpg

金崙文健站/小米收穫祭

金崙部落所居住的居民以排灣族人口為多數,是一個非常適合居住的地方,三面環山,前面是廣大的太平洋,西側有金崙溪,河床佈滿了天然溫泉,河川裡的水乾淨無污染,是居民得以在這塊土地上繼續生活的根源,豐富的資源,供應族人捕獲,也是族人長期賴以維生的主要來源之一,青山綠水伴隨著社區居民數年。

金崙部落小米收獲祭曾因經濟的因素中斷了20年,於民國60年代中期,在政府的推動下,才又開始進行,但名稱與內容已與過去的小米豐收穫不同。現在的小米收穫祭舉辦時間固定於每年的七月十五日,在金崙本部落的活動中心舉辦各項比賽、大會舞等。其收穫祭的其中重點,部落族人們都會帶著家中今年所豐收的食材例如小米、地瓜、芋頭等,一同享用傳統美食在這一年一度得祭典當中慶祝。

南王文健站.jpg

南王文健站/普悠瑪大獵祭

南王是一個愛花的原住民族,也是一個最有原味最傳統的卑南族,一直以來我們的祭典,傳承一直是延續不變的,讓我們的子子孫孫,一代接一代的認知自己文化。每逢到了12月,也就是我們最期待、最熱情的感人畫面。12/27日晚上婦女們會準備了許多多好吃伴手禮,並親自送達親朋好友手中,往往在這時都會聽到一聲:「謝謝!」對方在回禮的同時,我們也回一聲謝謝,這一句一句的「謝」字,讓人感到非常窩心。

 

28日早上7點,部落男人會在巴拉冠集合出發,這天晚上,也是婦女們開會的時間,討論29日早上至下午砍竹子時間,沒有要砍竹子那區就要負責煮中餐。

 

30日早上,部落婦女會趕往文化公園,先由巫師告知土地公、土地婆,才能開始搭建凱旋門。到了中午,送來溫馨的中餐,這樣的景象或許只有在南王部落才能看的到的,這種不分彼此的美德,都是我們年輕人所要學習的。吃完中餐,大家就拿著自己的工具,來到巴拉冠做打掃清解部分,到了下午五點整理的都整理了,這時間有巫師做完善的儀式,今天的工作就告一段落了。這時候有一些婦女趕著回家編花,有的趕著去買明天的食材,我們婦女在這幾天也非常的忙,但是也非常的開心,等待的時間終於到來了。

 

31日是男人風光凱旋回歸的日子,婦女們在家準備好吃的中餐,盛裝打扮美美的要來迎接家裡的男人,聽到廣播後,大家陸陸續續地趕往現場了,每年在這個時候,可以在會場看到好多,感人憂傷的畫面,要走進2區的區塊,就得經過今年哀傷的人群,好不是滋味,還是流下了淚水,到了2區的位子才發現,今年特別多人,在聽到遠處傳來的呼聲,好自然地又流下感動的眼淚,看到青壯年扛著教父幫忙帶下來的物品,每個人都留著滿身汗水,好多家長看了不只開心,也有不捨的心情,這是卑南族男孩必經的過程。我們應該為他們掌聲,為他們感到驕傲,這些青壯年,認同自己的文化。緊接著就是我們的重頭戲了,老人慢慢從遠處的地方,邊走邊看著兩旁是不是有自己的家人在這時候,不分老少婦女,都會上前給檳榔或糖果,青年人圍繞著老人邊跑邊喊著「呼~呼~」的聲音,並引著他們到會場,老人家就坐30分鐘後,婦女們就可以到場內,幫自己家人帶鮮花,或幫老人盛裝。

 

男人開始吟唱古調時,女人就得離開場內,等待跟自己的家人共餐,這就是我們卑南族辦理大獵祭的過程。

崁頂.jpg

崁頂據點/布農族八部合音之美

崁頂部落位於海端鄉,偏向於關山的後山,部落雖不大,但在每個祭典都很願意出來表現,尤其是崁頂關懷據點的老人們。藉由這次團創的活動,讓老人們一起回憶他們在祭典上的故事,每一位長者呈現的都不太一樣,有的負責畫好全部的草圖,有的負責黏貼,有的負責做最後作品的收尾。

 

看著老人的作品,我非常感動,因為一開始排斥的老人們,結果到後來每一個人都很有自信的完成這幅美麗的貼布畫,也很感謝老人們下課願意留下來一起努力完成我們的美麗八部合音,這是我們的文化,我希望未來的我們都不能忘記自己當初的布農族文化,隨著時間流失,依然記得我們布農族的文化是很重要的,他們老人就是智慧,因為這些所有的文化都是這些老人傳承下來,很有意義的故事,是大家共同的布農文化及我們布農的技藝記憶。

 

八部合音是布農族最重要的一項技藝,不管在射耳祭,或在做觀光風味餐帶遊客,都是需要來做祈福,這次會選擇八部合音作為主題,因為希望透過這幅畫「八部合音之美),祈福每一個老人的身體健康,祝福老人及大家的心靈,如下次還有機會作貼布畫,他們願意在挑戰更多不一樣的文化,拿出更厲害的分享給大家。

泰安據點.jpg

泰安據點/大巴六九Tamalakaw社

泰安關懷站座落於卑南鄉泰安部落就是原卑南族八社裡的大巴六九Tamalakaw社,海拔280-300公尺,在這裏出了一位遠近馳名的人物,那就是被譽為華人歌壇天后的張惠妹。

 

儘管這裡是阿妹的故鄉,不過來到部落裡,卻瞧不見任何有關阿妹的資訊和看板,部落沒有利用阿妹的知名度來大肆宣揚,而是保留一貫的純樸與寧靜及生態環境。泰安關懷站的長輩們以閩南人和少數客家人為主,站裏的長輩南部人居多,早年因服兵役或嫁娶而定居在泰安。

 

此次團創以泰安社區為主題,地理位置的優勢,從關懷站俯瞰而下的風景,在秋季的懶人樹下長輩們悠閒愉快的泡著茶,泰安部落的房屋及釋迦園,和對面的受東宮,12點鐘方向的拱門沿路往下坡處的太平村及右手邊13點鐘方向地鯉魚山還有熱鬧的台東市區,在來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氣候晴朗時便可看見優美的綠島喔!多美多舒服的泰安關懷站,讓長輩們在背山面海的環境下快樂學習,永保健康的心。

烏石鼻.jpg

鳥石鼻文健站/海祭文化

阿美族的海祭,在六月中旬舉行。祭典是在海邊,因此海祭是一種感恩的祭儀。阿美族人相信其祖先是渡海而來,因此為感謝海神護佑祖先登陸而有海祭。捕魚祭在海岸阿美則稱為misacepo’,各地區名稱不盡相同,舉行的時間為豐年祭之前,但是各地區舉行的時間不一,大致在六月間。因阿美族各部落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海祭或河祭之稱。

捕魚祭是阿美族人向海神及天地神靈感恩的具體表現,因為他們相信自然界是由神明的支配,所以他們尊敬大自然,並希望能年年捕獲豐富的魚蝦。海祭最大禁忌是不准婦女參加,婦女在遠處煮糯米飯,到中午的時間將糯米飯或糯米糕 (Toron) 放到指定的地方,男人則抵達指定的地方,將煮好的魚放到女士可以取魚湯的位置,而且不能面對面地取物。傳說女人參加海祭,會使村民出海捉不到魚,所以除了到場參觀的女子外,見不到一位女性村民。

壯丁們拿著月桃與米酒游泳到達會場揭開序幕,首先由部落青年將捕獲的魚放置在檳榔葉製作的船上,依照部落的階級劃分為八組排列在海岸,由頭目舉杯灑酒祈禱,庇佑漁獲。從捕魚祭中可以觀察到阿美族年齡階級組織一脈相傳的長幼有序、敬老尊賢的美德,各級年齡階層彼此競爭,長老不但檢視各級男子的捕魚成果,表現優良者給予讚許,表現不佳者更會嚴加訓示,捕獲而來的上等魚肉會先請長老品嚐,然後再依據肉質優劣、數量多寡漸級分食而下。上一級吃不完的魚食要拿給下級,如此一直往下傳,不浪費食物,這就是阿美族的海祭。

陸安部落.jpg

陸安部落/Diheko’ay 你很可愛

早期「陸安」部落有著(溫和)之意,長者作團創想代表著陸安部落是個個溫和安享的地方,在部落裡還有很多傳統物件及文化在部落裡,也能看到黃牛在部落裡游走~長者們最喜歡的燒酒雞家家戶戶都能聞得到,部落街道上也會有許多小狗看管家戶大門,陸安(美族語)Diheko’ay諧音也稱之為「你很可愛」!

新武.jpg

新武文健站/新武布農族文化

團創下方圖案為布農族板曆

從左至右為開墾祭(十一月~十二月)、播種祭(一月~三月上旬)、除梳祭(3~4月)、射耳祭(五月)、豐收祭/嬰兒祭(六月)、儲倉祭/嬰兒祭(九月)、年終祭(十月)

團創中間圖案為布農族八部合音

歌詞全以無意義之母音來演唱,四聲部使用之母音分別為-「o」、「e」、「a」、「i」,由低漸漸上升,一直唱到最高音域的和諧音,以美妙的和聲娛悅天神,同時也依此判斷當年小米之收成。為了祈求小米能夠豐收,布農族社裡的男子圍成一圈(一般是六至十二人,偶數),一起合唱「祈禱小米豐收歌」。

新園部落.jpg

新園文健站/新園部落傳統競技

我們是臺東縣唯一住在市區的排灣族,部落名稱叫新園、每年的小米收穫祭,我們都會有象徵原住民傳統的民俗競技比賽,有傳統拔河、男子傳統角力、男子推竿、男子爬竿接力、男子肩挑負重、男子擲矛準、男子腕力、女子搗小米、男女混合負重接力、女子頂上功夫等競賽種類。

 

其中女子搗小米項目是從早期原民生活習慣演變而成之一,早期排灣族沒有碾米機,都以木製杵臼搗小米,將一顆顆的米粒做成Q彈有勁的麻糬,而搗小米是排灣族婦女的家事,由二至三位婦女於搗小米當中,閒話家常分享家人及族人的新聞趣事。而評比的標準為8分鐘內,搗出小米粒最精緻及數量最多者獲勝。而男子的推竿比賽則是看看誰的力量大,可將另一個人推出界線。 此外,民俗競技讓青壯年的原民重新發現家鄉文化之美,及體驗以往原民生活型態,提升對族群的認同感。

瑞景據點.jpg

瑞豐據點/瑞豐農業生活

瑞豐是農業社區,從古早就有多樣農作物,玉米、甘蔗、水稻和釋迦,路上隨處可見,一直以來的生活方式就是如此。

直到老人會和據點在協天宮成立,有一位理事兼把自家的米對外銷售稱作協天米,所有收入都捐給協天宮給老人會和瑞豐據點使用,所有長輩對他的愛心都感記在心。

在創作個人貼畫時,有一位長輩因為身體原因,已經好幾年沒有繼續作農,剛好遇上這次的懷舊課程,喚起她對以往種甘蔗和水稻的感慨,不斷的分享以前的生活,讓我們年輕輩的能夠了解以前的生活有多辛苦多不容易。

電光文健站.jpg

電光文健站/關於電光部落

19世紀初期,電光族人原居於今屏東縣滿洲Palidaw山谷,為恆春阿美族,因地小且受外族壓迫,Rangaw及Fangas二人開始帶先人向北遷移,經馬蘭(Falangaw)、猴子山(Kakawasan)、鹿野和平(Palayapay)、鹿寮(Rekat),到現在關山鎮里壠里。先人們起初在新武呂溪下游縱谷平原做短暫的居住,因為當地有非常多會吸血的紅蟲,所以阿美族人稱此地為Tidangtidang(意指蟲很多的地方)。因為如此,族人又再次遷移至現今的電光。

 

根據部落口傳歷史,約於1870年代前後,清朝派員來接收電光部落,要求族人歸順清朝,當時電光部落的青年階級領袖Kaday不同意其要求,因此清朝發送宣戰書到電光部落,Kaday看了宣戰書後,得知清朝將派兵前來攻打,便召集部落的青年人Kapah,並由Kaday擔任總指揮。

 

首先,Kaday帶領青年人在部落邊界搭建長達600公尺的石牆進行防禦,並且在石牆上留洞口以利瞄準清兵;婦女們則帶著孩子們與後備資源躲藏至後山,等待青年人帶來勝利的訊息。

 

當時清朝已有火力強大的火槍及砲彈可遠距離發射攻擊,而電光的青年僅有山刀以及採集刺竹所製的竹炮作為武器。實際上,竹炮並沒有任何殺傷力,僅是利用碳化鈣加水產生乙炔,點火燃燒產生氣爆發生互響。開戰的第一天深夜,Kaday帶青年人到池上(當時清兵駐所區域),青年人將竹砲伸出石牆上的洞口,並且點燃。遠處攻打的清兵誤以為電光部落也有強大的攻擊火力,便火力全開,不斷開槍發射砲彈,經過一晚,清兵彈盡援絕。隔日清晨,Kaday 便率眾與清兵展開近身肉搏戰,最後電光擊退清兵獲得勝利。

福文據點.jpg

福文據點/米故鄉

池上福文據點是來自有「米故鄉」稱號的池上鄉,此次的團體創作,據點的長輩以池上的人文風情為主軸,長輩們一邊創作一邊述說著從小到大自己所生長的池上,憑藉著自己對池上的印象,用創作圖一點一點的點綴出池上的美。

人文方面描述了客家文化的特色、原住民族阿美族的文化特色,顯示出池上地區能融合不同文化,尊重差異及獨特性,展現了和諧共存的景象。長輩的團體創作中當然少不了池上美麗又遠境馳名的地理環境及最有名的特產,有池上稻田風光、池上伯朗大道、金城武樹、池上米、池上便當,並特別增添了油桐花樹以凸顯出客家文化的美。

 

長輩在團體創作過程中,從不知如何著手到漸漸地討論出創作的靈感,過程中會聽到長輩們述說著過去的故事,比如池上歷史最悠久的廟宇-玉清宮,記載著長輩們從小到大的生活故事。長輩們也從毫無靈感到對作品呈現的斤斤計較要求,看得出長輩們在團體創作過程中也獲得滿滿的成就感,並也從過程中獲得快樂,作品完成那一刻,長輩也帶著滿意的笑容。

賓茂.jpg

賓茂據點/我愛家鄉

賓茂站是一個特別的地方,地理位置位於太麻里鄉與金峰鄉之間,更特別的是也是唯一的阿美族部落。我們的團創理念是以地方部落生活方式呈現,夏天可以撈禿頭沙魚苗維生,加上這有豐沛的金崙硫磺溫泉,之前在紅橋下徒手挖就可以泡溫泉,經過今年二次颱風之後又不見了。

 

平時靠農作物來自足自給,有小米、紅藜、生薑、南瓜、洛神花……等,有多餘的農作物就會放置自家門口賣給外地的遊客而賺取生活費,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就是阿美族的生存的力量,走到哪裡都能生存。

廣原據點.jpg

廣原據點/射耳祭

射耳祭是布農族的傳統祭儀之一,在布農族語中稱為Malahtangia ,有「射鹿耳」之意,是布農族人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祭典活動。約在每年的四、五月間由頭目召集部落裡所有男性族人到祭場舉行祭儀,女性則不能參加。祭儀的過程會經過獵前槍祭、射耳儀式、分肉與祭骨儀式,以及報戰功酒宴等幾個流程。從祭典當中,可見到布農族熱情好客與樂於分享的豪邁個性,亦可見到布農族穿著傳統服飾與其音樂特色。

海端鄉各部落的射耳祭,也選在4-5月舉行,為考慮在外遊子也可以返家共同餐與這個年度盛事,日期大多會訂在假日舉行。射耳祭的祭場通常選擇人跡較少、有雀榕的隱密處,選擇雀榕係因為其生命力強、耐箭射。除了打耳祭的時間之外,平日族人會視此處為禁忌之地,尤其女性完全不可進入祭場這個區域。

布農族射耳祭,是一個祈求豐收、平安成長的宗教儀式-儀式活動從祭師起火、祭槍、山肉過火到結束的甩酒渣,無疑都是希望 透過儀式的召喚祝禱,希望今年的小米豐收,來年山肉豐穫。而祭師的吹耳 驅鬼魅更是希望健康平安長長久久。四月底五月初小米正是將結穗等著收成,所以這段時間正式農閒之際,舉辦射耳祭活動後竹槍製作及陀螺遊戲正式展開。足見布農族是一個重視休閒活動的民族。 

布農族射耳祭活動,是一個感恩惜福、淨化心靈增長智慧的教育活動-舉凡山林智慧、狩獵技巧在射耳祭活動期間、兄長都會不吝指導請頃攘相授,而且當天因有外賓需招待,所以事前的準備,待客之道、禮儀規範,馬布勞恩用詞、節奏都是射耳祭活動教育教材。經過與長者們得討論決定以布農族-射耳祭為主題,因為透過Malahtangiaia射耳祭可以讓長者們回想過去打獵的戰績與分享。

興昌.jpg

興昌據點/巴阿尼豐

興昌據點(巴阿尼豐),是居住海岸線的阿美族,長輩們說一年有十二個月,有365天,所以我們要放十二個人在裡面跳舞,表示每一年四季都有人在熱情跳舞,也意味著四季大豐收,課程上安排他們最喜歡的編織課、阿美族舞蹈及高齡者槌球。

這次團創的裝飾都是利用大家最拿手的編織線排成一面簾,再串上自己喜歡的漂亮珠子及編織花朵,使我們的團創作品更加明瞭。

龍田.jpg

龍田據點/關於我的家

我們龍田村民相當樸實,祖先有三分之二來自彰化地區並從事農業,日子雖苦,但我們肯吃苦,認真地拉拔小孩長大,如今子孫出外打拼有成就,可說是一個地靈人傑的地方。日治時期,這裡是日本的移民村,本地有一座年代久遠主奉瑤池金母的崑慈堂,為當地的信仰中心,也是在地人齊聚一堂話家常的地方,位在崑慈堂後方的鹿野神社,則是日治時期龍田移民村的信仰中心,供奉著開拓三神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每年還會舉辦祈年祭、臺灣神社鎮座日……等,若是遇上村民要舉辦婚禮、應召入伍時,都會在此舉辦盛大儀式,成為鹿野區最重要的神社。

此地目前仍重現當年風華的神社面貌,樸素的鳥居、小巧精緻的本殿,讓人彷彿來到日本旅遊般,成為旅人拍照的熱門景點。其中堂前壯碩高齡的老茄冬樹與苦楝樹,是居民乘涼談天說地的好去處,也是當時尚未剃度出家的證嚴法師隨師父掛單修行的地方,並曾在此樹下與居民談論佛法,因此被慈濟人稱為慈濟樹,紀念上人的首修之地。村莊後面有一台地,每年暑假大批來自各地的國人都要一睹熱氣球及飛行傘的嘉年華活動,好不熱鬧!同時活動也帶動地方經濟成長,福鹿茶、紅烏龍茶、香甜的鳳梨和全國聞名的大目釋迦與鳳梨釋迦,內外銷訂單應接不暇,香蕉的香Q更不在話下,改善了當地人的經濟。本地優美的環境,更吸引了外地人前來移居,一間間的鄉野別墅漸漸增多,可見這裡是多麼宜居的好地方。

如今我們年紀大了,剛好有一個共有的據點讓我們頤養天年,每天有不一樣的活動舒展身心,讓我們在唱歌、手作及衛教宣導等服務當中,過著相當充實的生活,成為晚年的生活再昇華,感謝所有與我們共同生活的人給予我們的幫助。我們龍田村民相當樸實,祖先有三分之二來自彰化地區並從事農業,日子雖苦,但我們肯吃苦,認真地拉拔小孩長大,如今子孫出外打拼有成就,可說是一個地靈人傑的地方。

日治時期,這裡是日本的移民村,本地有一座年代久遠主奉瑤池金母的崑慈堂,為當地的信仰中心,也是在地人齊聚一堂話家常的地方,位在崑慈堂後方的鹿野神社,則是日治時期龍田移民村的信仰中心,供奉著開拓三神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每年還會舉辦祈年祭、臺灣神社鎮座日……等,若是遇上村民要舉辦婚禮、應召入伍時,都會在此舉辦盛大儀式,成為鹿野區最重要的神社。

此地目前仍重現當年風華的神社面貌,樸素的鳥居、小巧精緻的本殿,讓人彷彿來到日本旅遊般,成為旅人拍照的熱門景點。其中堂前壯碩高齡的老茄冬樹與苦楝樹,是居民乘涼談天說地的好去處,也是當時尚未剃度出家的證嚴法師隨師父掛單修行的地方,並曾在此樹下與居民談論佛法,因此被慈濟人稱為慈濟樹,紀念上人的首修之地。村莊後面有一台地,每年暑假大批來自各地的國人都要一睹熱氣球及飛行傘的嘉年華活動,好不熱鬧!同時活動也帶動地方經濟成長,福鹿茶、紅烏龍茶、香甜的鳳梨和全國聞名的大目釋迦與鳳梨釋迦,內外銷訂單應接不暇,香蕉的香Q更不在話下,改善了當地人的經濟。本地優美的環境,更吸引了外地人前來移居,一間間的鄉野別墅漸漸增多,可見這裡是多麼宜居的好地方。

如今我們年紀大了,剛好有一個共有的據點讓我們頤養天年,每天有不一樣的活動舒展身心,讓我們在唱歌、手作及衛教宣導等服務當中,過著相當充實的生活,成為晚年的生活再昇華,感謝所有與我們共同生活的人給予我們的幫助。

大南據點.jpg

大南據點/麥子大南據點

此次團創以海底異想世界為主題,以二手衣和布料作為創作素材,帶來一場充滿創造力和愛心的藝術之旅。

在短短時間內,創作者們匯集了各種各樣的二手衣和布料,這些物品大多來自捐贈或者拾得,這本身就代表著一種可持續的關懷和環保意識。然後,他們開始著手將這些物品轉化為海底異想世界的各種元素。在這個創作過程中,每位長輩都自由發揮,無拘無束地表達了自己對於海底世界的想像。有的創作者製作出五光十色的魚群,有的創造出神秘的珊瑚礁,還有的製作了栩栩如生的海洋生物。每一個作品都充滿著生命力,彷彿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奇妙的幻想世界。

這個團體創作不僅是藝術,更是一種心靈的自由。長輩們在創作的過程中,找到了一個新的表達方式,並且發現了自己內心的創造力。這個創作也凝聚了大家的友誼,讓他們在共同的目標下更加團結。

最終,這些作品將在一個展覽中展示,讓人們能夠欣賞這個獨一無二的海底異想世界。這個團體創作充滿了愛和關懷,它不僅為長輩們提供了一個創造的機會,也將美麗的海底世界呈現給了我們,讓我們更加珍惜和保護我們的大自然。

永樂據點.jpg

永樂據點/永遠快樂

本作品是以長輩個人作品汗水集結而來。永樂長輩敘述:年輕的時候,嫁來永樂,幾乎都是務農,要帶小孩做家事,還要下田工作,幾乎都靠農作物養家維生。每戶人家都有種香蕉,苦瓜及青菜等等……也有種稻。以前割稻的方式不像現在用機器採收然後再把稻穀載出去用烘乾機烘;所以在收割稻穀的時候,每戶家門口的庭院都變成曬穀場,家家戶戶也都有放養雞養鴨養火雞。

以前的小孩不像現在的小孩,沒人照顧就送去安親班,也沒平板,都是在家自己找樂子,在自家門前餵雞或是跳繩,偶爾不小心惹毛火雞還會被它們追著跑。香蕉園、菜園也在家旁邊,因為是大家庭的生活,家裡人多,所以田裡工作很自然地就會分工合作,有人犁田,有人採菜,有人澆水,也有人拔草,長輩回想起來都說過去的農村生活,真的很熱鬧也很有趣。因此本幅作品名稱為「永遠快樂」,取自永樂地名,也期望永樂長輩永遠健康快樂。

巴布麓文健站.jpeg

巴布麓/巴布麓風味美食

巴布麓文健站位於市區,是個擁有卑南、阿美、排灣、布農及漢族的多樣照顧環境,都說民以食為天,吃飯皇帝大,所以我們的製作主題就以食物、風味美食來呈現多樣風格及各自的不同。

作品中有卑南族草藥的燒酒雞以及阿拜,也有吃草民族的阿美族八菜一湯,排灣布農的野味山產,少不了漢族的菜包肉粽,多樣美食讓大家以吃結友,團結合諧起緣在喜歡不同的美食中歡樂開始……。

東河文健站.jpeg

東河文健站/祈雨祭 Pakao'lad

傳說久早不用時,微目邀果 Tarukus(相當於現今之鄰長)商議是否辦理祈雨祭祀,由巫師施予法術問下折可行與否? 及指派何組別 Kapot「卡部特」整備主事?

問下稱為 Milafut亦稱Mie'daw,是以製好的竹片約長40公分、寬0.3公分,施作前巫師持竹片朝天或屋角祖靈之處禱唸間卜祭文,再以兩手握緊竹片兩端,緊貼置於腳踏之牛角或山羊角器物,緊拉左右磨擦二至三次瞬間扯斷,以斷裂之跡象推測得知問卜結果。倘經祖靈示意可行祈雨之事,當夜即告知指派之組別次日整備主事事宜,並由少年組Pakalungay於次日晨時沿部落小徑挨家挨戶宣告 Paisin Paisin(指部落有不好的事,請大家注意,意謂部落將辦理祭事)。

授意整備主事祈雨之組別 Kapot於次日(祈雨當日)晨時,整組以小跑步方式不得間歇跑至25公里外之 Pisilian(地名: 白守蓮)山邊田間之Lipa(石箱)取碎「雨石」,傳說該石箱原本是裝置衣物之木箱,約長2米,寬4尺,是瑪洛阿瀧同族系Penger家族往北方遷徒之族人所持有之木箱,該家族遷徒至該處乾旱連年物盡人絕,傳說中帶領遷徒之老者因久旱不雨,祈雨未果,將所持之竹杖慎而直接倒插於地表示憤怒,然仍因乾旱老者變成了石人,僅有的食物:A'pelad(指糯米團)變成了疊石,而置衣物之木箱也變成了石箱,終至獨動眾神憐憫之心,從此以後該處嘉連年,期回生衍延此族系。

祈雨當日部落嚴禁從事農務,待祈雨事宜整備完成約午後三時, 族人聚集祈雨祭地,在主祭者(巫師)持蘆葦草拍打溪水唸祭文及族人吟歌之後,頭目便指示主事祈雨之組別 Kapot,由南岸涉泳馬武窟溪至北岸Lufang(洞穴)進行撥水祭儀,該洞穴約高2米、寬6尺、平深3米為天然洞穴。滿潮時,站立洞穴溪水淹及膝蓋,撥水祭儀是將溪水以雙手撥往Lufang洞頂,祈洞頂垂滴水珠狀似雨水,再游回南岸朝竹三角懸吊之「雨石」及Kuli'ay 撥水,並接受上一年齡層级棒打屁股儀式。撥水祭儀次數不定或三、五次,視主祭巫師示意而定。完成撥水祭儀後,由頭目引領吟歌祝禱,族人吟歌附唱,儀式最後全體齊聲高 喊 Fudoto、Fudoto(意指下雨吧、下雨吧)。「祈雨祭」過後究竟有否如願「雨露降淋」?則見仁見智,或許部落族人心中的渴望,獨動祖靈、眾神憐憫之心?或偶遇?不得而知,唯一可以得知的是「祈雨祭」過後,在部落族人心中確有著心靈最深處莫名的慰藉。

建農據點.jpg

​建農據點/建農開發大隊

建農社區最早是一群退輔會撥交農墾的外省伯伯定居的社區,顧名「開發隊」。

當初的開發隊(如今的建農)河州荒蠻,巨石遍佈,荒草沒脛。「田中有撿不完的石頭、除不完的野草」是日常生活的草創之初每日的寫照,日子除了艱辛還是艱辛。但因著對家園的渴望,榮民伯伯們在退輔會的輔導下不畏艱難,將河川荒地的石頭地;開墾成可以種植農作物的地方,也才得以有結婚生子、組織家庭的機會,真正在台灣生根。

幾經風災幾經大水,家園沒了再蓋起,堤防沖了再築起,開發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漸漸的石頭地已有了柏油路,茅草屋已是一片樓房,生活有了良好的改善,現如今開發隊已更名為建農,榮民伯伯們雖然都一一凋零,但留下對國家與土地的開拓精神,軍服與國旗更是建農社區生活中的榮耀。

真柄文健站.jpg

真柄文健站/馬格拉海Makrahay

馬格拉海是真柄部落的阿美族語名稱,座落於台東縣最北端的一個鄉鎮,依山傍海,美不勝收。部落族人大多以農耕及捕撈海產為主,阿美族是母系社會,所以家事農事一切大小事,都是女人在管,而部落的男人没辦法過問這些大小事,所以只好去擁抱太平洋了。

每年的四、五、六月份是各個部落捕捉飛魚的季節,真柄部落的女人此時正忙著在田裡挲草,而部落的男人不過問這些事,所以他們無事可做就幾乎整天都在海邊。竹筏在早期是單槳的小竹筏,接著是雙槳的中竹筏及舢舨(在當時部落就有兩戶人家有),再接著是雙人的大竹筏,最後才有裝引擎的膠筏了。

部落的男人在海邊,到了晚上有的人乘坐竹筏出海放網捕飛魚,岸邊的人會生火等待捕魚的人回來,等竹筏一靠岸大家就一起合力抬上岸邊;白天有的人在岸邊修捕魚網、曬魚網或生火煮新鮮的魚,有的人就去潛水射魚或撿海膽海螺,也有人乘坐竹筏出海釣鬼頭刀魚,大家都很有默契的各司其職,而小男孩們負責送午餐及挑水給長輩們吃喝。男人捕得飛魚滿籮筐,女人負責幫忙烤飛魚,這個時候村落飛魚乾飄香,家家戶戶臉上掛笑容,阿美族人生活樂開懷。

bottom of page